中新网内蒙古新闻7月10日电 题:赤峰巴林左旗:乡村垃圾治理一体化改革
作者 梁佳靓 孙驰
走进夏日的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花加拉嘎乡,空气清新舒畅、道路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一幅美丽的乡村图景展现在眼前。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花加拉嘎乡始终坚持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切入点,着力抓好农村垃圾治理这一“关键小事”,探索建立“统一清扫保洁、统一收运分类、集中无害化处理”的垃圾处置新体系,推动全乡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就近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绘就人居环境整治“新图景”。
清晨5点,上三七村保洁员曹牡丹开着三轮电动车出发了。“上门收垃圾喽!垃圾不落地,乡村更美丽。”伴随着垃圾收集车小喇叭的广播,在家的村民们会自动拎着小垃圾桶走出家门,逐一将垃圾投放到车上。
曹牡丹介绍说:“以前村里垃圾随处扔,风一吹塑料袋满天飞,现在大家养成了定时投放的好习惯,村容村貌变化可大了!”收集完垃圾后,曹牡丹及时将垃圾运送到村里的指定垃圾堆放点,等待下一步处理。
为确保垃圾治理工作有序开展,花加拉嘎乡以网格为基础,科学布局,共安置垃圾桶1922个,让群众出门就近即可投放垃圾,同时设置112名责任保洁员,专职负责上门回收垃圾、清洁责任街区,严格落实“日产日清”制度,确保垃圾不堆积、不滞留。
展开剩余60%“夏季蚊虫较多,为了保障大家的居住环境,我们安排了一辆铲车和一辆清运车循环清运,一天就能清理垃圾约130吨。”乡三位一体为农服务公司总经理孔祥武介绍说。
为高效完成垃圾清运工作,各村利用壮大村集体经济、转移支付、资产收益等资金渠道,租用车辆定期将垃圾集中运输至垃圾填埋场,再由乡三位一体为农服务公司统一负责将各村垃圾填埋场垃圾转运至伙房村垃圾分选中心进行处理。
图为为农服务公司垃圾转运。
垃圾分选中心内,一条现代化的垃圾处理流水线正在顺畅运行,高速传送带上,各式各样的生活垃圾被自动识别、分拣,经过破碎、筛分、压缩等多道工序后,形成了可再利用的新资源。
“今年,我们新引进了移震式垃圾分选终端设备,具有占地面积小、操作简便、分选效率高等优点,该设备主要由给料系统、分选系统、输送系统组成,通过震动筛选和风选结合的方式,实现垃圾的精准分类。”花加拉嘎乡党委副书记、政府乡长赵智慧介绍说。
据了解,经过分选处理后的牲畜粪便、草木灰再经伙房村堆肥中心氧化分解,制成各类有机肥料;轻质白色垃圾打包运送至生物质压片厂,作为原料添加到清洁燃料秸秆煤中;石头、瓦块等废弃石料直接用于沟壑填充,真正实现了‘一举三得’,让垃圾变废为宝。
如今,漫步在花加拉嘎乡的村落,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现在村里干净整洁,晚上出门散步都觉得心情舒畅!”村民王大爷开心地说。环境的改善,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更吸引了不少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特色民宿、乡村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
“未来,我们会继续探索完善垃圾治理一体化工作,引入更多先进技术和设备,不断提升垃圾分选的效率和精度,优化垃圾收集运输流程,加大环保意识宣传教育,为乡亲们打造更加整洁美好的居住环境。”花加拉嘎乡党委书记刘东鸣说。(完)
编辑:奥蓝
发布于:北京市配资app,配资网首页官网,最新股票配资平台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