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组诗《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二首》读记
(小河西)
此诗作于天宝二载(743)夏。时王昌龄为江宁尉,因事回长安。族弟襄:李襄,事迹不详。桂阳:郴州,天宝元年改为桂阳郡。
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二首(李白)
其一
秦地见碧草,楚谣对清樽。把酒尔何思?鹧鸪啼南园。
予欲罗浮隐,犹怀明主恩。踌躇紫宫恋,孤负沧洲言。
终然无心云,海上同飞翻。相期乃不浅,幽桂有芳根。
【注释】楚谣:楚地歌谣。《杂体诗序》(梁-江淹):“夫楚谣汉风,既非一骨;魏制晋造,固亦二体。”
鹧鸪:鸟名。形似雌雉。南方留鸟(非候鸟)。古人谐其鸣声为“行不得也哥哥”,诗文中常用以表示思乡。《太平御览-羽族部》卷11:“《异物志》曰:“鹧鸪,其形似雌鸡。其志怀南不思北。其名呼飞'但南不北’。其肉肥美宜炙,可以饮酒,为诸膳也。”《鹧鸪》(东汉-杨孚):“鸟象雌鸡,自名鹧鸪。其志怀南,不思北徂。”《醉题王汉阳厅》(李白):“我似鹧鸪鸟,南迁懒北飞。”
罗浮:罗山与浮山。东晋葛洪曾在此山修道,道教称“第七洞天”。《元和郡县图志》卷34循州(海丰郡):“博罗县,中下。东南至州三十里。本汉旧县,属南海郡。隋开皇十年改属循州。……罗浮山,在县西北二十八里。罗山之西有浮山,盖蓬莱之一阜,浮海而至,与罗山并体。故曰罗浮。高三百六十丈,周回三百二十七里,峻天之峰,四百三十有二焉,事具袁彦伯记。”
紫宫:天帝的居室;帝王宫禁。《淮南子-天文训》:“紫宫者,太一之居也。”《咏史》(晋-左思):“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
孤负:辜负。无心云:《归去来兮辞并序》(晋-陶潜):“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幽桂:深山桂树。《招隐士》(汉-淮南小山):“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攀援桂枝兮聊淹留”、“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芳根:《酬别江主簿屯骑》(梁-吴均):“泛舟当泛济,结交当结桂。济水有清源,桂树多芳根。”
【诗意串述】此诗前四句写送别。秦地已可见到碧草(春),唱着楚谣面对清樽。持酒不饮心在想啥?是否像鹧鸪思念南方家园?中四句叙己况。俺也想到罗浮山隐居,但仍在蒙受明主之恩。留恋翰林的职位俺犹豫不决,辜负了隐居沧洲的诺言。末四句相期未来。毕竟俺是无心之云,终究要像你一样在海上飞翻。彼此期待并非浅俗之言,深山桂树都有芳根。(为啥相期不浅?因同族兄弟如同深山桂树,“芳根”相连。“桂”指桂树,也指桂阳。)
其二
尔家何在潇湘川,青莎白石长江边。昨梦江花照江日,几枝正发东窗前。
觉来欲往心悠然,魂随越鸟飞南天。秦云连山海相接,桂水横烟不可涉。
送君此去令人愁,风帆茫茫隔河洲。春潭琼草绿可折,西寄长安明月楼。
【注释】潇湘:指湘江,因湘江水清深故名。李襄家在桂阳,桂阳诸水均入湘江。《新亭渚别范零陵》(齐-谢朓):“洞庭张乐池,潇湘帝子游。”李善注引王逸曰:“娥皇女英随舜不返,死于湘水。”(潇,水清深貌。)
青莎(suō):莎草。草本植物。《招隐士》(汉-淮南小山):“青莎杂树兮,薠(fán)草靃(suǐ)靡。”洪兴祖补注引《本草》:“莎,古人为诗多用之,此草根名香附子,荆襄人谓之莎草。”《齐宫》(唐-温庭筠):“远水斜如剪,青莎绿似裁。”
长江:长长的江。此指桂水,非特指长江。
桂水:桂阳郡河名。此指流经桂阳的舂陵江,为湘江支流。《水经注-钟水》卷39:“桂水出桂阳县北界山,山壁高耸,三面特峻,石泉悬注瀑布而下。北径南平县,而东北流届钟亭,右会钟水,通为桂水也。故应劭曰:桂水出桂阳,东北入湘。”
琼草:仙草,草的美称。《丽色赋》(梁-江淹):“宝过珊瑚同树,价值琼草共枝。”明月楼:《七哀》(魏-曹植):“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诗意串述】此时前八句想象南归。你家为啥在桂水边?长长的江流白白的江石青青的莎草之旁边?昨夜你是否梦见江日照江花,有几枝花儿开在东窗前。醒来后你是否想悠然飞归去,魂儿随着越鸟飞向南天。长安与南海之间云山相连接,但桂水上烟雾横飞难跋涉。后四句送别。送君归乡令人愁。风吹船帆远去,天地一片茫茫,中间隔着无数河洲。清澈的潭水边仙草萋萋翠绿可折,别忘记折几支西寄长安明月楼。(清潭:想象中的桂阳潭水。明月楼:长安送别夜宴之地。)
【参考文献】李秀蓉《从《刘复墓志》试探李白王昌龄的江宁之会》《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01)
王辉斌《李白与王昌龄交游考索》《天府新论》1986(0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配资app,配资网首页官网,最新股票配资平台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